(才寫完這篇馬上發現Thomas Heatherwick在TED演講了)
這篇筆記的原始手稿已經在當初演講的票劵信封上躺了將近兩個月。之所以會想拿起來重寫,是由於一段難忘的經驗。我在聽完演講後自告奮勇地寄作品集到他們事務所應徵暑期實習,原以為石沉大海便不抱希望。想不到四月底我收到對方的回信希望與我視訊面試,那之後我就決定重新整理演講的筆記,以備對談時的不時之需。然而之後真正的談話內容大部分是介紹自己的作品集(這部分我反而完全沒準備到,臨場發揮嚇出一身汗@@),還是很慶幸自己重新閱讀了這幾個案子,像是給自己一個大學時代案例分析的作業(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業類型)。面試的結果是正面的,但最後因為簽證問題我無法如願進入這個工作室更深入的了解他們,不過這整個過程的確是很好的演練與經歷,很高興我這麼做過了。
這篇筆記的原始手稿已經在當初演講的票劵信封上躺了將近兩個月。之所以會想拿起來重寫,是由於一段難忘的經驗。我在聽完演講後自告奮勇地寄作品集到他們事務所應徵暑期實習,原以為石沉大海便不抱希望。想不到四月底我收到對方的回信希望與我視訊面試,那之後我就決定重新整理演講的筆記,以備對談時的不時之需。然而之後真正的談話內容大部分是介紹自己的作品集(這部分我反而完全沒準備到,臨場發揮嚇出一身汗@@),還是很慶幸自己重新閱讀了這幾個案子,像是給自己一個大學時代案例分析的作業(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業類型)。面試的結果是正面的,但最後因為簽證問題我無法如願進入這個工作室更深入的了解他們,不過這整個過程的確是很好的演練與經歷,很高興我這麼做過了。
2011國際大師人文講座Thomas Heatherwick
日期:March 29th, 2011
地點: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堂
1. Rolling Bridge
本案為一可被打開之人行路橋。起始設計者聯想到倫敦塔橋予人的形象-橋體分成兩半各自往兩端開啟,總覺得有破裂與分離的意象。於是希望這個案子能以一體成形/行(movement)的方式完成開合的動作,既簡捷俐落又姿態輕盈。這座橋最後由八個類似三角型的單元組合而成,單元與單元之間以油壓桿件相連;每當橋需要被收起來的時候,橋體靠著這些油壓動力從其中一端捲曲至另一端,直到原本排成一直線的三角型單元最後組成一個圓。
2. Teesside Power Station
發電廠的案子企圖扭轉工廠建築物在都市中的角色,如何將予人負面印象的工廠建築在外表意象融入都市地景,以及在實際運作上也趨往對環境友善的面向,是這個案子的挑戰與理念。反思一般工廠通常以平面配置量體所致大片基地的占用,設計團隊於是積極地探討將工廠設備垂直化堆疊的可能性;並利用人工的山形地景包覆在工廠外圍,解決工廠機器噪音問題的同時也積極地創造新的都市景觀。新的發電廠也將肩負寓教於樂的功能,扮演著促進環保教育的公共空間。
3. Guys Approaches
這個案子是為既有的醫院作外牆設備遮蔽物的設計。除了解決遮蔽機台的問題外,本案更積極地以裙襬似的華麗門面姿態示人,並順勢整理了醫院大廳層的複雜動線。
4. Hong Kong Pacific Place
位於香港的太古廣場購物中心暨上方酒店的廣場整體改造工程,是個設計者對材料作足功課且善加運用的案例。其中最特別的是廣場部分台階、花圃與牆面,其流線型的轉角所使用的圓弧收邊石材,以及為防止廣場上女性走光而對天窗所選用特殊型式的玻璃。這個案子對常去香港的我特別親切,印象中上回去太古廣場即被賣場全新的內裝所驚艷,流線型的天花飾板及扶手以溫暖的木頭基調處理,讓購物者同時擁有公共空間的視覺享受。
5. Hong Kong Pacific Place - Toilet
太古廣場的廁所內裝被分出來介紹,建築師想特別強調如何將一個簡單的概念執行到徹底。為了表現木皮柔軟折疊的視覺效果,又必須維持廁所的隔間與門扇,於是開發出平面是弧形的門扇,以及用特製門鉸鍊,使門扇能順利開啟,合上時又可視為是整大片木皮的一部分。
6. UK Pavilion
2010上海世博主題為"Better City, Better Life",設計團隊一開始即將主題定位在大自然與健康來對應都市生活。另一個他們在思考的議題,是怎樣才是博覽會建築應有的面貌;如何以外表吸引群眾,又不落入廣告招牌化的俗套,是他們設計的出發點。他們想塑造一個植物園,闡述綠意的方式卻不要是現成的樹或花,而是更具有永續意義的種子,是為「種子聖殿」(Seed Cathedral)的由來。至於建築型態的發想,也是從方盒子的辯證(反省現代建築外型與承載的內容並無關聯)開始。一段培樂多黏土從玩偶頭上擠出成頭髮的廣告影片,以及來自侏儸紀公園裡的蚊子琥珀,結合再一起便成為種子聖殿形式的概念-一塊靜止的透明量體內覆著成千上萬條壓克力棒以放射狀向外,每條壓克力於室內的斷面均鑲有一種植物的標本,各代表一個種子,共有166000種種子於其中。設計者希望相對於其他展館的熱鬧,英國館建築物本身是真空的、安靜的呈現,因此量體本身只占基地的一角,其他面積留給斜面地景的廣場讓群眾們得以在上面嬉鬧。設計者留給英國政府一個最大的驚喜直到完工後-種子聖殿從各個角度看去都會有由陰影組成的米字型圖案,看起來就像英國國旗一樣。
7. Creative Business Units
基地位在Wales的一片森林,為了不破壞森林裡每一棵樹,工作室空間被分散成數個獨立的單元散置在樹間。在思考建築物表層材料之時,低預算的需求讓設計者突發奇想;耐用的不鏽鋼板太貴不可行,鋼箔厚度薄很多成本低廉,卻易受外力變形。設計團隊逆向思考,何不在一開始就將鋼箔用特殊機器擠壓成不規則狀的?如此一來,除了不用煩惱變形,又增添建築物表情的趣味,碎形形成的多反射面反映樹林的綠意,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。
8. New Bus for London
為倫敦市所設計的全新市區公車,是繼1950年代以後首次透過政府單位委託執行,為搭配21世紀之市容重新打造。此作品可說是既復古又創新的設計:外型上大膽地以帶狀環繞車體的概念,俐落區劃與定位車內各角落空間的功能性,也明確指示車內的動線;然而新公車重新恢復50年代車款「前上後下」的設計,在車的最後方增設一塊等後下車的平台,於是車體側面共有前中後三門以增加乘客上下車效率。這輛具備混合式動力節能設計的新市區公車,將在迎接2012奧運的同時上路;而Heatherwick Studio也將參與2012倫敦奧運的聖火設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